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

公有大橋市場。

_IGP8333
對這個地方以前怎是麼樣的一點印象都沒有了,從我開始常常騎機車經過台北橋,這個地方已經是這個樣子。

還記得早一點時候這個地方還有人,但沒多久我發現門都鎖起來了,對面的義消辦事處也破了一個大洞。每次騎車回家就覺得這個地方很神秘,狹窄的地方擠了一個市場,從來都不知道他長什麼樣。查了一下網路,原來這地方大有來頭,但很可惜的舊圓環我還有模糊的印象,這個地方就像是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來了。

2006/07/13 第538期 新台灣新聞雜誌

改建管理失當 北市傳統市場式微


代表台北市百年小吃文化意涵的建成圓環,已息燈走入歷史,同樣地,位於圓環北面不遠處的大橋市場,也因台北市政府的改建設計不良,導致業者生意慘澹,而此處象徵早年台灣傳統「臨時工」勤奮打拚的精神地標,最後也將在七月二十日打烊畫上句點。

  重建失當大橋風華難再起

  一九七○、八○年代,台灣正值經濟起飛期,連接大稻埕與台北縣三重埔的台北橋橋下成為臨時工的聚集地,因為人潮聚集,自然形成一處市集。大橋市場總幹事鄭達麟表示,大橋市場一九七三年開始營業,當年一樓有二百到三百個賣菜、賣魚和賣肉的攤位,二樓則設有老人茶及飲食店,成為臨時工下工後休息、吃飯的落腳處,因此台北大橋形成一個特殊的臨時工文化。

  台北大橋於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建,大橋市場移至臨時市場,二○○一年台北市政府斥資新台幣一億二千六百萬重建大橋市場,但二○○二年重新開張後,僅三年多的時間,臨時工的精神地標即將停止營業走入歷史。

  大橋市場走入歷史,除了時代變遷外,另一個主因是台北市政府從未認真規劃、輔導大橋市場。鄭達麟表示,大橋市場改建時把四分之三的位置規劃為停車位,導致一樓僅能擺四十一個攤位,相較於過去,菜市場的貨色、樣式不足,自然流失很多客人,再加上大橋市場位於延平北路的入口處兩側,各為機車上、下台北大橋的要道,想進入市場就得先穿越車速很快的馬路,於是一些年紀較長的客戶因行動慢,乾脆去附近的太平市場買菜,也不願冒險過馬路買菜。

  他還說,大橋市場除了四周的交通危險之外,許多人根本找不到市場的入口,就算找到入口後,停車場屋頂設計太低,比較高的箱型車就進不去,而且市場內部的空調噸數也不夠,冷氣管線、屋頂排水溝也會漏水,導致消費者進入市場不是流得滿身汗,就是被天花板的漏水滴溼。而停車場約可容納八十輛車,但前往買菜的車輛很少,只有一些休息的計程車。

生意清淡攤商拿補助走人

  台聯台北市議員參選人簡余晏回憶說,她記得以前大橋市場內有幾攤賣四神湯的很好吃,但這陣子她再到市場,那幾家好吃的四神湯已經搬走了,不管是樓上或樓下的生意都很冷清,感覺與過去的距離愈來愈遠,似乎歷史的記憶終將被遺忘。

  改建後,大橋市場二樓共可容納一百一十二攤,但現在僅剩不到一半的攤位在營業。一位茶攤老闆娘感慨地說,她擺茶攤擺了二十幾年,現在要收起來,實在很捨不得,但沒生意沒辦法維持;有一些攤子眼看沒客人來,乾脆叫小姐來坐檯,招攬客人上門喝茶,而她和隔壁幾攤的太太一樣,就收起來退休。

  台北市市場管理處副處長謝清標則表示,大橋市場當地條件不理想,而樓上賣「飲茶」,在二○○四年時就有自治會會長提出停止使用,現在每一個攤商可領取六十萬的補助金,市場管理處預定在七月底收回,未來將透過公開招標,當商場使用。至於大橋市場未來的經營方向與文化維護,謝清標表示,過去台北橋下的確是打零工的集散地區,一些經濟弱勢群體在橋下等著卡車來載,但現在這種現象已經比較少,而未來商場的經營走向就看商家自己的構思。

  大橋市場一樓的菜販鄒太太指出,從改建前到改建完成,她們家已經賣了二十多年菜,對大橋真的已經有很深的感情,而且她也有固定的客人,早就跟老客人變成好朋友,很捨不得離開,雖然她和幾家一樓的豬肉攤真的很想繼續留下來,但是自治會大部分的成員寧願拿市政府的六十萬補助金,也不願再繼續下去。



大橋市場二樓設有老人茶及飲食店,昔日為臨時工下工休息、吃飯處,如今將走入歷史。(蔣煥民攝)

真的很可惜。
要是能有過去,我很想好好的紀錄這個地方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如果你想要「紀錄」的話,可以找我。這個地方的沒落和圓環一樣,台北市政府的設計不良,這些的台北市不只這兩處而已啦。

    回覆刪除